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丰泽区“十三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2016-08-30 17:12 阅读人数:1

 

 

 

 

 

 

 

 

 

泉丰委〔201690

 

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泉州市丰泽区

“十三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直各单位,各园区管委会:

现将《泉州市丰泽区“十三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

                 2016830

 

泉州市丰泽区“十三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为持续推进我区服务业健康发展,更好融入五个泉州建设,更好服务美丽丰泽建设,依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和《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丰泽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丰泽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深入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制定实施了加快电子商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重点、分层次推进服务业实现稳定快速增长,较好地完成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确立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获批福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明显增强,为十三五期间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总体规模持续扩大。2015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5.7亿元、比增9.7%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1.5%,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6.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年提高,2015年全区服务业地方税收入库21.5亿元,占地方税收总收入的75%,比2010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突出培育壮大服务业龙头企业,龙头引领作用明显增强,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5~10亿元的5家,1~5亿元的11家。

项目带动不断增强。深入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香缤东海新城4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全力推进,2015年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252.7亿元,相对十一五末总量实现增长208.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91.3%。强化服务招商引资,精心组织境内外服务业专题招商,积极引进国际国内服务业品牌企业,全面深化“回归创业”及“三维”对接,有力地促进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金融服务、软件信息、电子商务、总部楼宇、商贸物流、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加速形成。全区现有银行、保险、证金融机构85个、经政府批准设立或备案非银准金融机构36个,其中小额贷款公司3家、融资租赁公司5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公司2家,各类金融企业注册数量和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建立泉州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获评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泉州软件园一期建成运营,讯网网络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领SHOW天地获批第一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5年全区电商网络零售额已超20亿,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7%。培育了环球鞋网、商虎中国、品尚、中兴海丝路等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及瑞特商务电子商务支付平台。东海、城东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加快,共有总部企业超百家、纳税超千万元总部商务楼宇23栋。浦西万达、中骏·世界城、太古新华都等新型商圈加快形成。海西广告产业园区获批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聚集327家广告企业和配套企业,成功承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广告工作会议。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清源山)、4A2个(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泉州博物馆)、3A2个(泉州森林公园和领SHOW天地)。工业设计、检测服务等新兴服务产业也得到集聚发展。

试点改革有序推进。充分发挥泉州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我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等多种政策叠加优势,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实施商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泉州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增强,一批金融、准金融及相关服务机构相继入驻,在全市率先设立民间借贷交易登记公司、中小企业票据服务公司和社区银行。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按每年不低于10%的速度递增,十二五期间累计兑付各项扶持企业专项资金6.8亿元。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丰泽区服务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生活性服务业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当然,我们还应当深刻认识到,服务业还存在着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不够突出、高端服务业发展仍较乏力、高端服务消费流失趋势加重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亟需在十三五时期加以重点解决。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纵观国内国外发展环境,丰泽发展既面临历史新机遇,也面对严峻新挑战。

机遇:在国家积极营造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服务业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其吸纳就业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十三五时期,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生活性服务消费需求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反向引导制造业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给我区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有望保持温和复苏态势,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经济回升期,美国可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阶段,欧元区危机总体有所缓解,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从国内看,经济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新阶段,尽管国内经济放缓的形势未见明显改观,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宏观政策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且当前经济增速有政策主动调控的原因,通过政策的适度逆向调节来对冲不利的外部冲击,十三五期间国内经济应能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从我区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泉州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全面实施,以及“泉州制造2025”战略的加快实施,丰泽区作为泉州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显著,人才流、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聚集,将进一步推动旅游、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科技信息、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走向海外市场。万达浦西广场、中骏世界城、太古广场、润柏大都会等综合体商圈不断成熟,东海、城东等总部经济区建设持续推进,特步投资、新华都购物广场、安通物流等重点商贸服务企业做大做强,万达甲级写字楼、中骏SOHO写字楼、华大泰禾广场、连捷国际中心、南威软件大厦等重点楼宇的招商,将有力支撑我区经济持续增长。

挑战:从外部环境看,由交通便捷和信息技术进步引起的服务消费替代作用日益明显,周边城市对我区服务消费需求的争夺日益激烈。从内部环境看,我区服务业发展涉及的水、电、土地等成本较高,生产要素约束日益加剧;制约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高端服务业增长乏力,区内服务业资源整合仍存在较大难度;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我区培育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标杆性服务业企业的政策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以内源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需要外资服务企业的进入,需要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推动服务创新。

总的来说,丰泽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服务业率先发展大有作为,压力也前所未有。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融入五个泉州建设大局,围绕建成创新活力、时尚都会、品质人居、和谐幸福的美丽丰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升发展规模和效率为核心,科学规划布局,创新政策支持,着力打造5+N”的发展格局,推动服务业与一、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为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打造现代化泉州城市核心区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力。

(二)发展要求

坚持市场主导。努力适应居民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以品牌化、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转型的新支撑。

坚持突出重点。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全产业链的整合优化,发挥中心城市核心区优势,突出服务大泉州,重点发展总部(楼宇)经济、现代物流、新型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现代商贸、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重点突破和特色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的首位度,增强对周边区域的集聚辐射带动效应。

坚持改革创新。抢抓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机遇,深化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结合智慧丰泽、时尚丰泽、幸福丰泽建设,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推动业态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以创新驱动服务供给升级,以创新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以创新引领绿色时尚消费,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提供适合高中低不同收入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潜在服务需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服务业制高点。

坚持集聚发展。将载体建设作为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环湾核心地位,依据各组团、片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布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突出分工集聚和规模效益,增强区域服务和辐射功能。适应人口流动、消费升级和老龄化趋势,强化优质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合理规划布局生活性服务业态,突出精细、时尚、绿色,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丰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泉州现代服务业中心。

——规模集聚。重点规划建设东海片区总部经济、北峰片区数控软件、城东片区电子信息、刺桐片区金融旅游商务、环清源山生态休闲旅游等五大高端服务区,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7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

——结构优化。坚持生产性与生活性并重,坚持服务产业化与制造服务化并行,立足核心区,服务大泉州,培育壮大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服务业态,有力解决现代服务业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增强我区服务业的吸纳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服务业发展的引领性进一步增强,全面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海丝旅游中心、服务外包中心和时尚消费中心。

——提质增效。坚持智造与消费双轮驱动,坚持新老业态和线上线下并举,实施互联网+服务业行动,以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为基本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以消费升级为导向,着力解决供给、需求、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生态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积极在服务业领域中的新技术应用、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标准制定、服务资源整合、信息化程度提高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服务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和理念创新,有利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基本形成。新区建设加速推进,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四)空间布局

坚持规模化、差异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注重建设大园区、大平台,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商务楼宇、都市商圈、电商平台聚集,加快形成由五大高端服务区和一批专业园区组成的“5+N”的空间格局。

——东海片区:总部(楼宇)经济高端服务区。以东海总部聚集区为核心,加快总部大楼的建设和招商,引导企业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营运中心、信息中心和研发中心向总部区集中;盘活辖区闲置或低效益的国有办公用房、集体厂房、工业厂房等,改造转型,规划建设企业小总部商务区,引导本区生产外迁企业总部机构入驻,支持银行、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及各类行业协会集中入驻。建立利益共享的飞地机制,与兄弟县(市、区)深度合作,支持各地企业将总部、营运中心等落户丰泽;与异地泉籍商会加强交流,支持异地泉商总部回归。

——刺桐片区:金融文创商务高端服务区。以丰泽街银行总部区、浦西万达中心为核心,打造国家级金改区的主战区,引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先进服务运营模式,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新业态,发展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私募基金,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以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为龙头,建设广告创意企业总部区、广告媒体区、公共服务区,引进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网络传媒、影视制作等关联项目,培育壮大文创产业集群。以领SHOW天地电子商务基地、浦西万达中心、网商(虚拟)产业园、泉州购平台等为龙头,培育壮大综合性电商园区和一品嘉、环球鞋网、品尚、中兴海丝路等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打造区域电子商务中心。以丰泽商圈、大洋百货、中闽百汇和万达广场为龙头,打造以百货为主的中高端商贸服务中心。

——城东片区:科技时尚消费高端服务区。与华侨大学共同建设华侨大学(丰泽)创新创业园,打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海外华侨华人归国创业基地。以华侨大学为科技源,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领域。以火车东站物流园区、海峡箱包物流商城等项目为龙头,打造区域物流服务中心。以中骏世界城、润柏大都会、华大泰禾广场、美仙山家居市场、海峡国际广场等为龙头,布局一批现代生活商圈、特色街区,打造高端精致、引领潮流的时尚都会区、区域消费中心。

——北峰片区:数控软件高端服务区。以泉州市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为龙头,支持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泉州分中心等科技创新高端平台落户丰泽,打造数控一代服务中心。以泉州软件园、联通云计算产业园等为依托,大力发展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建设服务泉州产业的数据处理平台、商务服务平台及信息共享中心,打造海西(泉州)云计算产业园。

——环清源山:文化生态旅游高端服务区。呼应东亚文化之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坚持旅游与文化、生态、互联网相融合,优化旅游线路,丰富旅游内涵,完善旅游生态,进一步打响海丝、南少林、埔女三大旅游品牌,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餐饮、住宿和观光旅游一体的一站式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重点

加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主体的协同合作,依托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突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突出产业服务化与城市现代化的互动,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同步协调、跨越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总部(楼宇)经济、现代物流、新型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1.总部(楼宇)经济

发展目标:

“市场化、专业化、集聚化”为导向,优化产业生态,创新区域协作,加快总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力争到2020年,培育纳税超千万元楼宇80栋、超亿元楼宇10栋、税收突破40亿,打造总部楼宇经济示范区。

发展重点:

实施总部经济提升计划,积极跟踪推动东海总部聚集区尽快形成,重点引进高端制造业企业、泉商回归企业、新兴服务企业、商会骨干企业及其他行业性龙头企业等;做好泉商总部回归工作,带动更多的企业总部聚集。积极盘活辖区内国有办公用房、集体厂房、政府主导的各园区闲置空间,利用条件较好的旧商务楼宇、工业厂房进行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企业小总部商务区,用于留住本区生产外迁企业总部和引进总部型机构入驻。支持全市各类行业协会入驻丰泽,打造行业协会集聚区。

实施楼宇经济提升计划,推动泉州浦西万达、中骏·世界城、华大泰禾广场SOHO、润柏大都会SOHO、和昌皇族金融中心等甲级写字楼,南威软件大厦、星光耀广场等重点楼宇的招商,继续推行楼宇商户网格化服务监管,每年筛选确定一批重点商务楼宇进行招商,借鉴领SHOW天地的成功经验,引进第三方运营商拓展招商模式,打造一批行业集聚度高、单产效益突出的总部楼宇、主题楼宇、专业楼宇,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园区,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一栋楼就是一个经济龙头的目标。

2.现代物流

发展目标:

围绕泉州“大物流”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区域性、集约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产业。力争到2020年,重点培育和吸引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区域总部,构建形成现代城市配送体系,打造区域物流服务中心。

发展重点:

着力培育现代物流园区,积极把握互联网、物联网背景下物流业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好交通枢纽优势,培育发展火车东站物流、海峡箱包物流等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园区整体效能和集聚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骨干物流企业入驻,积极为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商贸企业、商贸城,提供以货物区域分拨、分拣、仓储为主,包含配套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采购等多个环节的现代化、信息化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

着力构建物流智能平台,支持安通物流以C端客户驱动为核心延伸物流业务价值链、建设指尖物流智能平台。对接城市民生需求,引导电商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紧密结合、协同发展;立足服务全市产业发展,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运用,建立集下单、支付、查询、融资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公共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第三方服务。

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大中型工业、商贸企业分离物流辅业,培育壮大一批大中型现代物流企业,促进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转型,推动物流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3.新型金融

发展目标:

继续加大金改区对接力度,突出金融机构集聚、金融服务创新、金融生态优化,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通道,即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对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金融合作三个通道。到2020年,实现金融业规模良性扩张和效益稳步提升,金融机构突破100家,准金融机构突破50家,基本建成运行稳健、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功能完善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发展重点:

着力打造金融机构集聚区,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培育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提高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成本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整合提升丰泽金融街品牌内涵,加快东海金融中心建设。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大力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先进服务运营模式;拓展提升信用信息融资需求共享平台,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和模式,打造中小微企业轻资产融资产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业和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扶持互联网银行,支持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和平台创新,发展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网络理财等业态和分享经济,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和模式,支持发展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打造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银行与公、检、法、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联手联动机制,打击和惩戒恶意逃废债行为;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切实防范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防止重点领域、行业和企业潜在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

4.文化创意

发展目标:

立足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结合新一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突出广告创意、工业设计、会展会奖等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互动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龙头企业为骨干、产业基地为载体、重大项目为支撑,结构合理、整体协调的文创产业格局。

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广告创意业,突出规模集聚,发挥示范引领,加快海西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泉州园)建设和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广告创意企业总部区、广告媒体区、公共服务区,构建广告创意中心、公共信息服务中心等功能平台,提高入驻企业广告营销策划和新技术运用水平。以皇品传播为龙头,积极引进动漫游戏、网络传媒、影视制作等关联项目,实现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

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业,发挥丰泽区工业创意设计协会中介作用,以工业设计孵化交易平台为依托,抓好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迪特工业中心的发展与示范,以迪特设计、优智造工业产品设计、六合儿童创意产业等企业为龙头,力促工业设计由外观设计向产品功能拓展、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集成、定制式生产等各方面提升,引导国内外顶尖设计研发机构设立展示窗口或分支机构。

积极发展会展会奖业,努力涵盖会、展、节、赛、演、奖等领域,加快海丝国际中心、东海国际会展中心、东海大厦等项目建设,积极策划举办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国际文化艺术、生态环保、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生、互联网+”等方面的高端论坛、会展活动。

加快发展文创新业态,推进一批老旧工业区改造转型发展创意产业等新型业态,推动文创产业与会展、科技、金融及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互促共赢。对具有闽南文化特色、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势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产业化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培育优势文化品牌。

5.电子商务

发展目标:

以泉州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加快建设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突出载体提升、规模集聚、区域辐射,全面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到2020年,新增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地)、省级电子示范企业和垂直性电商平台。

发展重点:

打造电商平台品牌,整合扶持以领SHOW天地电商示范基地、华大电商产业园、泉州市网商(虚拟)产业园为代表的综合性电商园区和环球鞋网、品尚、中兴海丝路等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推动实体商业创新转型,鼓励苏宁易购、巢超社区、现代家具互联网+智能家居产业园、尚云亿家家居生活实景综合体验馆等O2O经营模式。

培育电商经营主体,推动传统商贸业向平台化转型,加快电子商务支付类、应用及平台建设类、营销服务类、物流服务类等平台型、功能型企业发展,着力培育品尚电商、至尊宝、服务堡、新时颖、中兴海丝路跨境电商、安通物流等骨干企业。引导专业市场、产业园、电商平台无缝链接,做大做强泉州购综合大平台,逐步形成不同类型平台企业配套发展、联动发展、服务共赢的平台集聚经济

6.软件信息

发展目标:

聚焦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以满足管理、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软件与信息服务需求为导向,重点培育扶持一批龙头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全面提升软件与信息服务支撑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海峡西岸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源集聚基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服务示范基地。

发展重点:

培育壮大服务外包业。抢抓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机遇,坚持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相结合,主体培育与产业集聚相结合,按照产城一体化、产业特色化、区域差异化的原则,促进服务外包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与制造业联动的研发设计、采购与营销、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积极拓展离岸外包业务,紧盯欧美、日韩、港台等主要经济体国家(地区)发包市场,拓展以工程设计、工业设计为主的新兴市场,强化国际服务外包接包能力,形成在岸、离岸外包并举的发展格局。重点发展软件与研发设计、金融后台服务、呼叫中心、动漫游戏、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等高附加值外包服务。积极推进国际研发服务外包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知识价值高、市场前景广、产业带动明显的服务外包特色领域。

培育壮大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加快推进福建联通云计算产业园建设,建设服务泉州产业的数据处理平台、商务服务平台及信息共享中心,打造海西(泉州)云计算产业园。推进云计算商用平台建设,在电子政务、交通物流、医疗卫生、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专业市场、智慧城市等领域,部署一批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大型集团在丰泽建设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云计算示范平台。鼓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云计算业务社会化运用,加快福建联通云计算产业园建设,通过其示范应用带动软硬件与服务融合,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深化经贸、科技、文化、金融、健康等信息资源库建设,推动政务、生产、流通、公用事业等领域大数据应用,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

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逐步实现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推动物联网广泛应用,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向制造业、服务业的渗透扩展和深度融合,培育提升文创媒体、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基础服务等新业态。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实现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加快建设现代家具互联网+现代智能家居产业园,打造集智能家居研发、生产、工厂店、网络营销平台、线下体验店、互联网金融、云端服务、智能物流仓储配送与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家居产业园区,争创全市互联网+”智能家居产业项目发展的示范工程。探索射频识别、传感元器件、基带芯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探索车联网、船联网、智能家居、人体感知、智慧城市等集成应用。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针对全市重点应用行业领域,发展相应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基础性软件。针对多网融合等需求,加大应用管理、服务软件、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力度,大力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重点研究对应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措施与标准,规范整合已有的传感节点、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使用密码、电子密钥、中间件安全架构等安全措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7.科技服务

发展目标:

实施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工程,积极发挥华侨大学、泉州市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载体的集聚效应,重点发展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培育市场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升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推动科技服务业做强做大。到2020年,基本形成要素集聚、市场活跃、布局合理、带动效应显著的科技服务体系。

发展重点:

着力打造研发机构的集聚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落地或在丰泽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等领域。

着力技术孵化和成果转化,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工程中心等面向企业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加快构建专业孵化器、创新型孵化器和综合孵化器,整合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支持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

着力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强计量、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重点支持远东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纺织鞋服出品出口;鼓励福建省无线电检测中心泉州分中心加强产品检测服务,促进无线电技术(数字对讲机)发展。

8.  中介服务

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机构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吸引一批知名度高的中介服务企业到我区落户,培育一批服务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中介服务企业。到2020年,中介服务业行业功能较具完备,基本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合理、运作规范的现代中介服务业体系。

突出重点发展领域培植壮大评估、审计、咨询、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贸易代理等商务服务机构,大力推广代办、经纪、拍卖、担保等商务服务方式,为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和居民生活提供高效服务。重点发展市场交易中介组织、市场监督鉴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等各类中介机构,引导规模大、信誉高、质量好的商务服务机构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竞争力。鼓励专业代理、保险评估、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产权代理等专业技术类中介机构走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加强服务专业深度和特色,建立和保护中介专业服务的自主知识产权。

鼓励中介机构做强做大。引导中介机构专精特发展,鼓励中介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找准市场定位,大力开辟市场需要的特色服务领域,承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业务,做出专业特色,形成竞争优势。鼓励中介机构品牌化发展,引导中介机构强化品牌服务意识,大力支持中介机构争创国家、省、市各级服务名牌(著名商标),逐步打造一批行业品牌服务机构。促进中介机构集聚发展,加快中介服务集聚园区(楼宇)建设,引导鼓励中介机构集聚发展,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市场公平规范竞争大力推行政府购买中介服务,按照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要求,将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介机构承担,拓展中介服务市场的需求空间。

  健全中介服务市场监管机制。严格执行中介服务行业资质准入制度和执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的收费行为,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监督检查,惩处出具虚假报告、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中介行业自律管理,加强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行业自律和执业道德建设,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市场观,逐步建立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自我管理和监督的长效机制。

(二)发展壮大生活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1.现代商贸

发展目标:

以扩大消费和保障供应为主线,以改革创新、政策支持、项目带动为支撑,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现代商贸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全市商贸中心。到2020年,逐步形成由2个一级商业中心、2个二级商业中心、10个三级商业中心、17条特色商业街、7大商业街区、2条特色都市服务带、49个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共同组成的现代商贸格局。

发展重点:

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及体系。紧密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特色资源,通过总体策略、板块策略及体系策略,提升网点现代化水平,形成总量平衡、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结构适当、配套完善的商业网点体系,加快构建形成中心市区商业中心、东海都会商业中心双核引领,环清源山文创带、滨水特色商业带两带联动,刺桐和东海、城东、北峰片区差异互补的商业网点体系四片齐发的现代商业空间格局,打造区域商业服务中心。

推进消费供给侧改革。拓展消费领域,培育个性多元的消费业态,建立满足一站式购物、休闲、餐饮、健康医疗等多种消费需求的定制化商业模式;坚持核心商圈主题化、特色街区精品化、社区商业便民化发展,制定实施特色街区及专业市场培育办法、引导泉州高端消费回归鼓励政策措施,培育壮大浦西万达、中骏·世界城、东海湾太古广场等一批核心商圈,推动城东美仙山家居市场等一批特色街区、专业市场发展,加快布局一批社区商业网点,形成核心商圈、特色街区、社区商业互促互生,进一步提升片区商气、人气,着力打造高端精致、引领潮流的时尚都会区、区域消费中心。支持发展免税店。

2.休闲旅游

发展目标:

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和大众旅游时代,立足文化、宗教、自然等资源优势,推进传统观光式向休闲体验式延伸,大力发展城郊休闲旅游业。到2020年,力争新增5家国家3A级以上景区,培育若干家较具规模、跨界融合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年增长12%,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50亿元,年增长13%

发展重点: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培育环清源山文化旅游圈、环东海湾海丝民俗文化旅游区、环桃花山公园休闲旅游带,推动晋江、洛阳江沿岸休闲旅游规划工作,丰富环清源山旅游文化内涵,推进城东南埔山片区改造发展休闲旅游项目和滞洪区公园、洛阳江河口湿地城东段景观建设,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餐饮、住宿和观光旅游一体的一站式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文化旅游经济示范区。

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打响海丝、南少林、埔女三大旅游品牌,加快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协作机制,联合打造海丝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重点抓好泉州市游客集散中心、南少林寺片区旅游综合体、泉州鲜花港、东海影城文化中心、仟禧汇婚礼定制中心、北峰古民居等项目建设,推进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推动领show 天地创艺3A景区提升为4A景区、后渚港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观光码头,建设帆船运动基地、游艇停靠基地等现代港口设施,积极培育游艇旅游,打造“古韵刺桐港、海江泉州游”等海洋文化品牌。积极推进香格里拉大酒店、新悦华酒店、洲际酒店等品牌酒店建设,填补中心城区中高端酒店相对不足的短板

优化旅游生态圈。实施景区厕所革命,扩大和规范停车场所,增加优质酒店、民宿供给,完善散客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推进互联网+旅游,构建旅游区、旅行社、酒店(民宿)等共赢模式,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

3.健康养老

发展目标:

顺应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等趋势,深耕健康消费市场,发展养老养生、健康管理、体育健身、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相关产业,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养老服务业体系。

发展重点: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全区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所有困难人群,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能力建设,配合做好第一医院城东分院、第二医院东海分院提质扩容项目推进工作,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卫生计生医疗保健资源,建立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我区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增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统筹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社区为纽带、企业和机构为主体、项目化运作为载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创新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或运营老年人供养、社区照料、老年食堂、老年活动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以及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健身、旅游等服务项目;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支持企业和养老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培育康复护理、中医保健服务机构,支持养老机构设置护理院或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

4.社区服务

发展目标:

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围绕建设美丽社区,重点发展社区菜店、便利店、早餐、家政服务等重点业态和便民服务,着力形成商业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备、服务质量优良的社区商业和家庭服务业体系。到2020年,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和服务的范围划分,按社区商业中心(多个居住区或街道)、居住区商业(居住区)、邻里商业(居住小区)三级设置,实现每千人拥有社区商业服务设施800平方米。

发展重点:

完善社区便民生活服务。推动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鼓励和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居民服务业,充分利用新建小区配套的社区用房资源,拓展社区服务各项事业,重点发展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业,培育新型服务业态和服务品牌,初步建立规划合理、结构均衡、竞争有序的社区商业体系;推进公共自行车规划项目建设,推动辖区商业网点、旅游景区、教卫文体场所、生活小区全覆盖,打通市民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支持商贸服务企业、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到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和餐饮、维修等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打造生活服务集聚区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提升家政服务和物业管理水平。拓展完善家政服务网络,推进家政服务进社区工作,加快社区家政服务网点建设;搭建家政服务信息平台,支持家政服务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加快制定家庭服务业标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突进家庭服务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联动机制,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服务承诺、履行社会责任,规范物业服务委托方和受托方的责权利关系和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增强组织保障

充实组织力量。及时调整区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小组的统筹规划协调作用,确保区服务业十三五发展目标的落实。探索建立各项细分服务业发展协调组,分业施策,建立发展计划和扶持政策。明确牵头主管部门,配备专职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负责全区各服务产业的组织协调、信息收集、统计监测、政策研究、人才培训等工作。加快发展服务业协会组织,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并强化服务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区领导挂钩和跟踪服务制度。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全区服务业发展情况,对重大项目以及发展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并提出处理意见,督促各单位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各街道各部门具体职责分工,将其完成情况纳入年底绩效考评体系。

(二)改善政策环境

建立负面清单。拓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引导和支持各类民间资本进入旅游、文创、物流、商贸、养老、城市公共服务等行业和领域投资经营。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一站式窗口式服务实效,切实做到优先审批、优先供地、优先供应资金、优先城建配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侵权、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托各行业管理系统,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诚实守信宣传力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大财税扶持。全面梳理相关政策奖励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在支持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税收优惠。整合全区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按需扩大资金规模,调整优化投入方式,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改进政府参与方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现代服务业领域。

扩大对外开放。加快金融、物流、商贸、文化、旅游、会展与商务等服务领域利用外资的步伐,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紧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等大型服务业外资项目,重点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和营销中心、区域性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鼓励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支持本土服务企业在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三)实施项目带动

策划生成项目。按照突出特色、完善配套、培育集群、形成链条的原则,围绕总部(楼宇)经济、现代物流、新型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的主导产业,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项目策划要立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策划、生成和储备能够促进完善泉州中心城市核心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生态宜居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能够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提升、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模式向低碳化转变的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协调调度。党政一把手将坚持三个亲自,区、街道两级一把手将亲自抓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各有关部门将抽调项目能手、精兵强将充实一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工程包、专项建设基金,集中力量抓审批申报、资金拼盘、用地保障等工作。落实项目保障四个优先工作要求,实施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责任单位要按照五阶段节点(立项可研、用地报批、初设、施工图、施工许可),明确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项目建设全过程提速机制,对于涉及规划、用地、用林、电力等问题,及时上报重大项目调度会协调解决;与项目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并且定期回访,了解问题解决的情况,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建成项目早投产。

(四)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载体保障。主动向市里做好规划用地衔接、对接和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市直部门对我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加强现代服务业用地的规划、储备和供应工作,适度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控制范围和预留空间。提高现代服务业规划用地权重和标准,在安排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时实行适度倾斜。支持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资源兴办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强化人才支撑。深化人才强区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切实做好引进、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加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专项计划,培育更多具有战略思维、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新一轮企业家人才队伍。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采取人才+项目+团队,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创新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服务业实用人才。

 

 

 

 

 

 

 

 

 

 

抄送: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区四套班子领导。

中共泉州市丰泽区委办公室          2016830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