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先行
创新“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新模式
校地协作
合力共促“运动健康促进联合行动”
2019年,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华侨大学体育学院共同开展“运动健康促进联合行动”,共同组建社区运动健康促进工作组,将体育运动与社区管理相结合,在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科学运动与健康指导咨询室”,由华侨大学体育学院专家定期下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包括糖尿病运动干预指导、骨关节运动康复等方面的个性化、专业化科学运动健康指导服务,帮助群众建立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该协作模式也为华大体育学院的体育专业人才进社区参与健康管理与促进工作,以及体医融合的课题科研搭建“桥梁”,促进医教研有机融合。
多方筹措
优化提升工作站点硬件条件
自2019年启动该项试点工作以来,为推动提升体医融合省级(市级)试点工作,解决工作站点用房及相关体育运动设施设备,华大体育学院和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方筹措、协调解决有关建设场地和建设资金等问题,在各级体育局(文体旅游局)、卫健、财政等部门和华大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体医融合工作站相关场所得到不断优化和改善。目前,该工作站运动指导场所设在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侧面一楼,面积约200余平方米,站内配有基本医疗设备、健康评估设备、运动监控设备、运动锻炼设备等,其中,运动锻炼设备主要有哑铃、壶铃、瑜伽垫、有氧单车、弹力带等,可满足受试者不同的锻炼需求。站内可提供受试者基础健康和运动能力评估;对受试者运动前后心率、血压情况进行监控等。
专业指导
多形式扩大受众覆盖面
在开展科学运动干预指导时,由工作人员对受试者先进行国民体质测试、健康状况评估、运动前健康筛查、运动能力检测、运动风险筛查等,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进行干预指导,并结合个体情况,将中华传统健身气功与有氧运动、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等融入运动处方,每次运动干预指导由2名运动健康管理师和1名社区医生负责。同时,为提高受试居民的运动积极性与依从性,工作站点还采取签到奖励制,对于长期坚持的受试者赠送小礼品以资鼓励,并开设线上直播,扩大受众覆盖面。创建“丰泽区体医融合试点工作站”微信公众号,制作多个短视频宣传片,定期发文推送健康监测项目和慢病管理计划的优势和效果,积极推广体医融合和科学健身知识。
科研立项
探索防糖控糖慢病防治新模式
2020年,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社区2型糖尿病干预的精准运动处方研究”获区级科研课题立项,摸底筛选符合“糖尿病运动干预”科研课题要求的社区居民进行干预指导,由华大体育运动专家进行科学规律的“面对面”运动指导。同时,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逐步在对糖尿病特殊病种人群的科学运动干预基础上,扩展延伸到高血压、慢阻肺、痛风等群体和一般人群。开展运动干预前,组织对每名参与受试者进行医学检查、运动前健康筛查、运动能力检测、运动风险筛查等,并每隔三个月对慢病人群进行一次重点指标生化检查比对监测。干预指导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共6次,每次1.5小时,锻炼内容主要涵盖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中低强度有氧训练、传统健身气功训练等。截至目前,累计参与受试者400余人(其中糖尿病对象80余人),经过一年多的跟踪监测,绝大多数受试者的生活质量现状改善,体重、体脂、BMI、空腹血糖控制、有氧耐力、肌肉力量等指标,相比于对照运动干预之前有了较明显改善,取得了预期成效。
下一步,丰泽区将围绕预防为主,医防融合,依托华大体育学院和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建立的体医融合省级试点工作站,进一步加大体医融合的健康支持环境建设,并结合华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省级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的有利抓手,加大对中医“治未病”健教知识与八段锦、五祖拳、太极拳等中华传统健身气功与有氧运动的宣传推广,多形式推广体医融合和科学健身知识,积极尝试将体医融合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机结合,提升社区居民科学运动水平,持续推动体医融合试点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医教研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