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丰泽区卫生健康局关于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汇报
2023-10-19 09:08 阅读人数: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生态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根据《泉州市丰泽区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泉丰委办〔2021〕92号)要求,结合本部门工作职责,现将我局2022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文件精神,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本部门年度工作,统筹协调,统一部署。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各医疗卫生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卫健系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局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以问题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督促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履职,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卫生力量。

  二、主要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根据《2022年泉州市落实福建省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2022年泉州市落实福建省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指导饮用水水质调查、卫生学评价和标准研究,完成枯水期和丰水期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监测任务。一是抽取辖区15家酒店、小区、学校等公共场所二次供水及1家学校自建供水设施水质开展检测。在全区各监测点枯水期和丰水期各采集水样检测2次,共监测108份,合格率87.04%、出厂水4份,合格率100%;末梢水4份,合格率100%;二是按照年度计划安排认真完成城区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水源类型、供水方式及供水工程基本情况等调查,完成水质监测结果及水质检验能力情况的报告,按时上报及审核监测结果。

  (二)常态化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一是严格落实分类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加强源头管理,医疗机构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和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分类收集处理。二是医废集中处置,局直属各医疗卫生机构和民办医院均与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合同,医疗废物由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统一收集处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个体诊所、医务(所)室和村卫生所等19张床位以下(含19张)小型医疗机构与第三方转运机构福建省梦翔物流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将上述小型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规范转运至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三是规范收集,分类处置,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均能按照规定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包括医疗废物来源、数量及每次运出量等);开展自查自纠并定期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人员开展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三)督促规范处置医疗污水。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督促辖区各医疗卫生单位规范做好医疗污水的收集、处理、消毒。一是各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均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二是医疗卫生机构污水、污水处理站废气、污泥排放的控制与管理,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执行。三是各医疗机构采用切实可控可检测的污水处理工艺,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运行台账,定期按照污水检测标准进行污水检测。

  (四)加强放射卫生准入和监督。一是严格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准入。辖区医疗机构设置辐射建设项目,须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等资料,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并进行相应诊疗科目登记,在批准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二是严格放射工作人员相应资质。签订劳动合同,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终身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个人剂量监测档案。三是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医用辐射设施设备的管理,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具有相适应的设备,配备并使用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辐射监测仪器、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的个人防护用品。在装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废物的场所、设备、容器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并制定有防范和处置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2022年,我区放射诊疗许可医疗卫生机构共77家,对其中62家机构开展监督检查,督促落实问题整改,共发放卫生监督意见书6份。组织全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培训考核,参加考核人员共205人。

  (五)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和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健全组织管理。对全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施生物安全备案管理,严格做好实验室备案准入的初审工作。督促辖区设有实验室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日常活动管理,针对实验室自身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情况、菌(毒)种及感染性材料和废弃物管理等生物安全问题进行专项督导,对发现的问题逐条督促落实整改,并进行跟踪验证。三是强化培训学习。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督促指导实验室人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操作规范、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学习,掌握必备的专业素养和防护技能,依法依规开展实验活动,保证实验室规范、有序运转。

  (六)加强环境与健康宣传教育。一是健全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动员医疗卫生机构、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重点开展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宣传。制作结核病防治知识、环境健康等视频共5期,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上宣传。二是在东南早报开设《健康丰泽行》健康专栏,定期宣传健康素养知识66条。在10辆公交车车身开展艾滋病和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宣传。三是分发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艾滋病、慢性病核心信息等内容的海报、折页共20种63734份至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并指导、督促各单位做好张贴、分发工作。四是组织开展全民营养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健康素养进社区等系列宣传活动共10场次。

  (七)做好突发环境卫生应急准备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贯彻落实“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二是加强应急值守,强化卫生应急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应急值守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同志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及时报送事件信息。三是完善会商机制,及时分析研判态势。建立与环保部门的沟通交流机制,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研判处置会商机制,在获取突发环境事件有关信息后,根据环境影响和事件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及时协调组织卫生应急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医疗应急处置。

  (八)加强对医疗废物第三方转运机构的监督管理。丰泽区医疗废物转运“小箱进大箱”工作由福建省梦翔物流有限公司承担,辖区内19张床位以下(含19张)小型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由梦翔公司收集后转运到设在泉州丰泽医博医院的医废暂存点暂存,再由市医废处置中心集中转运处置。区卫健局持续强化医废转运的监督检查,规范“小箱进大箱”管理工作。一是实行监督员分片区、网格化管理,着力提升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指导工作。二是关注转运环节和“大箱”(泉州丰泽医博医院医废暂存点)的监督管理,重点监督检查医废的转运交接记录、医废转运车辆的清洗消毒和医废暂存点废水处置等,全面规范提升第三方转运机构和医废暂存点的医疗废物管理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许可准入和日常监管。严格落实放射诊疗许可,将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作为医疗机构执业准入和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结合医疗机构执业校验、有效期延续、日常巡查监督等工作,强化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指导。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和大众宣传。加大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应用辐射管理培训和指导力度,确保从业人员熟悉要求、掌握流程、规范操作。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充分运用各类宣传阵地,结合卫生主题宣传日,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健康生活方式等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居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三是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密切配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协调部门联动,认真履行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逐步建立健全卫健系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长效工作机制。

  泉州市丰泽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10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