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喜迎二十大”丰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析
2022-09-29 16:01 阅读人数:1

做强环湾主中心 启航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丰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丰泽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科技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连跨五个百亿台阶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13-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逐年递增,年均增加48.8亿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2013年、2016年、2018年、2019年、2021年连续突破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大关,至2021年达807.5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3-2021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年均增加5357元。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13650元。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2013-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累计达到288.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到184.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达到193.4亿元。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27.8亿元,比上年增长8.5%。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3-2021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2020年首次超过80%,成为泉州市首个、福建省第四个三产比重超过80%的县(市、区)。2021年,三次产业比重为0.2:18.9:80.9,与2012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下降0.2、16.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稳定在“三二一”状态, 呈现出第一产业逐渐趋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势。

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21年,42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合计实现176.0亿元,比2012年增加19家,增产134.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2.9%,比2012年提高49.4个百分点。二是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扩大。随着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加速,2021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共有5家,2012年增加1家,2021年实现产值3.44亿元,是2012年的1.71倍。三是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70.2%,比2012年提高46.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6.4万元/人,比2012年提高6.7万元/人;成本费用利润率8.0%,比2012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2013-2021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显著高于一产(-1.1%)、二4.6%)增加值增速,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46.1亿元。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2021年达653.4亿元。2013-2021年,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在三次产业中均居首位, 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一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发展2013-2021年,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9%,增速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业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由2012年的17.9%提高到2021年21.0%占比不断提高,逐渐超过批发和零售业成为第三产业中的第一大行业。二是批发零售业平稳发展。2013-2021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其中批发业年均增长7.9%,零售业年均增长7.0%,2021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19.6%,较2012年减少11.2个百分点三是金融业有效服务实体。充分利用中心城区金融机构总部聚集优势,深入搭建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工作,泉州海丝基金小镇作为全市首个市级基金小镇进一步丰富了我区的投融资体系2013-2021年,金融增加值年均增长6.3%四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健前行。2013-202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2021年全区水路货运周转量达893.6亿吨公里,2012年的3.6倍,年均增长16.5%,保持较快增长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传统行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能、新发展,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丰泽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占GDP比重达62.0%,比重居全市第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与发展不断深入,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2013-2021年,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1%。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不断加强, 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三、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2013-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1%,总量逐年递增,年均增加38.0亿元。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亿元,2019年突破500亿元,2021年达559.9亿元,是2012年的2.57倍。其中:2013-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年均增长13.0%。一是新零售业态日新月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零售以更便捷的消费体验优势吸引大量消费者从线下转至线上购物,2021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28.1亿元,是2014年的6.8倍,占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重16.0%,比2014年提高12.4个百分点。二是综合体商圈日渐繁荣。浦西万达、中骏世界城等商业综合体日趋成熟, 泰禾广场、城东万达等新商业综合体陆续开业,丰泽广场和大洋百货等传统商圈持续活跃,各商圈周边商业氛围日渐成熟,各大商业综合体作为推动消费向中高端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扩大流通、促进消费、便民利民、扩大就业、提升城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消费品种百花齐放。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涉及的产品中,五金电料类、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7类产品零售额2013-2021年年均增速超10%四是新型消费高速增长。绿色产品、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21年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3.3%和264.1%。

投资结构更加优化。2013-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其中2013、20142015、2018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一是投资主体结构多元发展。2021年,全区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7.7%,逐步发展成民间投资为主力,国有投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发展的局面。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成为重要支柱。随着城东东海片区快速发展城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房地产开发项目不断涌现,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0.7%,比2012年提高11.2个百分点,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支撑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随着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东海滩涂市政道路、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建成通车以及西洋片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随着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投入使用以及泉州电网、移动、电信新增线路和加大维护,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更新。2021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占项目投资比重66.4%,比2012年提高38.2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2013-2021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由2012年的15.41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9.70亿美元,年均增加0.48亿美元。其中2021年出口总额19.10亿美元,较2012年增加5.83亿美元,年均增加0.65亿美元,年均增长4.1%。进出口顺差由2012年的11.1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18.51亿美元,年均增长5.8%。2018、2019年在国际环境复杂情况下,丰泽区海关出口总额依然逆势增长4.4%和29.0%,2020、2021年克服疫情影响,海关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8%和19.9%

四、环湾中心建设加快,城市形象不断攀升

城区建设不断推进十八以来丰泽区不断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提升城区综合承载能力,202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至50.6平方公里。随着东海泰禾、万科城市之光、保利城、星光耀广场等功能齐备、环境幽雅的大型住宅小区及周边配套设施的相继建成,以及将繁荣发展泉州中央商务区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的重要抓手,对标“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全力打造全省全市新地标,丰泽作为主城区发展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居住、商务、休闲、文教、医疗等功能不断完善,环湾主中心定位逐渐显现。

人口聚集效应凸显。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2.0万人,2012年增加14.9万人,年均增加1.7万人,年均增长2.6%。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海、城东街道常住人口占全区比重达40.5%,六人普提高9.2个百分点,两个街道十年常住人口增量占全区增量69.4%,东海城东片区逐渐成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的核心区。

城区功能品质优化提升。十八大以来,丰泽区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2013-2021年,新增绿地面积175.8万平方米、口袋公园32个,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农贸市场提升等民生工程成效明显,公共文化中心四朵花瓣渐次绽放。2013-2021年全区共新成立9社区居委会多为新建商品房住宅社区,其中万科城社区、通海社区、滨海社区等更是依托大型住宅小区成立的社区居委会。“智慧丰泽”正式运行,出租屋房东协会、“小社区大物业”等管理模式获全市推广,城市治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智慧化迈进。

五、创新驱动深入实施,科技动能成长壮大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丰泽区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驱动作为发展主引擎。高技术企业明显增多,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24家增加到2021年的217家;科创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3-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科学技术支出合计5.7亿元,2021年支出1.1亿元,是2012年的3.7倍,年均增长15.6%,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比2012年提高3.0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逐年稳步增长,专利质量明显提高,2013-2021年,全区累计专利授权数16508件,其中2021年专利授权数3434件,比2012年增加4.09倍,发明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12.9%,比2012年提高7.0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6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28692万元,比2012年增长91.1%,年均增长7.4%

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丰泽区2017年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成效获国务院表彰激励。丰泽区坚持以双创为引领,大力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区域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创业环境显著优化,在全市率先实现企业开办“零费用”“一日办结”,“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98%,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1.1万户增至2021年的16.3万户,增加14.3倍,年均增长35.4%,其中2021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6万户,比2012年增加2.1万增长473.8%;创新成为区域发展重要引擎,人才发展指数位居全市第一档次,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6个、占全市一半以上。数字经济产业园、知创产业园、建筑服务产业园、丝路法务园等相继落地丰泽,不断做强助力全市、辐射全省的产业转型服务功能。

六、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文教卫生全面发展

教育综合实力显著提高。2013-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合计49.3亿元, 2021年支出7.0亿元,是2012年的2.02倍,年均增长8.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14%,比2012年提高8.96个百分点。2021年末辖区内有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黎明大学、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6所大专以上院校;中职学校6所,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普通中学有12所,比2012年增加3所,其中,区属公办中学5所,均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泉州市城东中学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小学34所,比2012年增加4所,其中,25所小学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幼儿园124所,其中,省示范幼儿园6所,市示范幼儿园10所,区示范幼儿园30所。

医疗卫生事业加速推进。2013-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卫生健康支出合计18.7亿元, 2021年支出2.9亿元,是2012年的2.94倍,年均增长12.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91%,比2012年提高6.6个百分点2021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75家。其中,省、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军队医疗机构11家、市管民办医院2家,区管公立医疗机构30家、民营医疗机构332家。2021年末,辖区内有9家助产机构,每千人分娩床位达35.2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4张。2021年,新增医疗机构51家,其中,医院2家,门诊部15家。2021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数2357张,比2012增加1116张,增长89.9%;2021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771人,比2012增加2591人,增长118.9%。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3-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合计3.3亿元,年均增长16.1%。2021年末,共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4个、街道文化站8个、百姓书房10处,全区公共文体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81.5万平方米。拥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6处,其中:清源山、灵山伊斯兰圣墓、施琅墓道碑、真武庙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4处遗产点列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7个门类23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埔女生活习俗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拥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6家。

七、社会保障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社会保险参保扩面2021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9.34万人、14.02万人、16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8.48万人、7.24万人、7.36万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13万人、参保率99.76%,缴费3.13万人、缴费率92.28%。

社会福利不断改善低保标准由2012年的每人每月380元提高2021年的每人每月775元,年均增加44元;80周岁及以上低保老年人每人每月增发高龄补贴100元,2021年全区544户88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635.45万元。特困人员分散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为1010元,2021年,全区特困人员58人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89.61万元。2021年,发放临时救助金183.85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64.32万元。

就业物价形势稳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显效,带动就业作用显现。2013-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15.9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累计达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价格温和上涨,2013-2021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在3%以内,年均上涨2.0%。

居民收支稳步增长。2013-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0%,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20年突破6万元,2021年达64604元,是2012年的1.84倍,分别高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23945元和20273元,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3位。2013-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6.5%,2021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37404元,是2012年的1.77倍。

、生态建设着力加强安全生产扎实推进

环境质量总体向好。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57天,占全年总监测天数的97.8%,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均优于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57,2014年(2012-2013年监测指标为空气污染指数下降10.9%;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危险废物产生量3491.1吨,处置利用率98.2%,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辖区内北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16年9月获得“国家生态区”称号。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明显下降。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2012年下降54.1%年均下降8.3%,2013-2021年间2016年略有增长外其余年份均同比下降

安全生产防范意识不断提高。2021年,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1起、同比下降8.3%,死亡7人、同比下降30.0%,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连续8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2021年10月,市政府授予丰泽区2020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制“双优秀”单位,丰泽区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连续三年目标责任制“双优秀”县级政府。

新起点,新使命,新担当。丰泽区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市委“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区委“穿透落实、闭环落实、担当落实”行动,聚焦“做强环湾主中心,打造未来城市发展样本”,全力推进“五区”建设和“五城”品质提升,加速繁荣泉州中央商务区,奋力将丰泽打造成为“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的核心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