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丰泽新闻
丰泽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走深走实:抓重点解难题 建机制求长效
2022-01-10 09:04 阅读人数:1

  近年来,丰泽区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基本盘,过细梳理安全生产体制机制重难点问题,全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清单落细落实,形成一批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制度、机制成果,有力推动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值得一提的是,丰泽区连续三年获泉州市完成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标责任考核“双优秀”单位表彰。 

  健全“三项体系”  夯实安全监管基础

  紧紧抓住夯实安全监管基础这一根本性工作,健全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管控体系和安全教育体系。

  “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成立区、街道两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出台《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意见(试行)》,各街道、社区均建成微型消防站,并配置微型消防车84辆,逐步推动社区微型站实体化运作。针对民宅火灾事故发生率较高、电气火灾占消防火灾起数40%以上等问题,投入30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智慧用电”建设工程。在浦西万达广场投放全省首个“SOS应急救援胶囊站”,加快完成东海泰禾广场等首批7个点位投放。

  

  “SOS应急救援胶囊站”内部(资料图片) 

  “一键式”安全管控体系。构建联防联控“一张网、一个平台”,完善“智慧安监”在线监管数据平台建设,涵盖工贸企业、危化企业等领域,实现“一键式”安全监管。目前,平台内工贸类企业578家,企业基础信息采集确认率92.9%、隐患上报率85.7%、隐患整改率99.9%。

  “一站式”安全教育体系。开展“安全行为红黑榜”“安全生产特色工作法征集”等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6场,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口袋公园”,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红袖章”“事故隐患大扫除”“争做安全吹哨人”等活动14场。

  建立“三项机制”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针对应急管理基础较弱、底子较薄的状况,从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一张图”风险整治机制。及时更新完善《丰泽区区域风险评估报告》,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累计梳理重大安全生产问题56个,并建立年度重大安全生产问题库,由区领导挂钩督促整治。目前,已推动解决东湖街道凤山社区“城中村”消防隐患、和昌贸易中心“烂尾楼”钢管支撑架隐患等一批安全生产“疑难杂症”。

  “一条龙”指导服务机制。采取企业委托管理、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协作互助、部门专家会诊等多种模式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成立安全生产专家站,由专家驻点区安办参与全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教育培训、安全咨询等工作,并及时更新专家库,完善入库专家管理制度,2021年来,共更新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专家224名。推行“保险+服务”工作方式,承保安责险的保险机构3家,分别承保危险化学品企业23家、民爆企业1家、60马力以上渔船54艘。

  “一揽子”应急处置机制。统筹区应急局、消防救援大队、人武部等部门应急物资储备,实现资源共享,统一调度。每年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多部门、多层级参与的联合应急救援演练。2021年来,在中石油西福加油站、中骏世界城等场所开展危化品突发事件、燃气泄漏、天然气管道应急抢险等应急演练3场次。

  推行“三项制度”  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探索建立全过程、卡片管理等制度,推动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探索建立“一盘棋”全过程帮建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严执法、强攻坚、促提升”等6项专项行动,研究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试行)》《安全生产检查清单》等,指导企业着力提升生产安全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制化水平。

  探索建立“一张表”整改承诺制度。针对企业自查和部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企业制定整改措施,承诺整改时限,并在企业内公示,接受员工监督。同时,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并组织街道、部门第一时间针对举报线索开展核查处置,及时回复。2021年来,共处理群众举报10多件,均取得良好效果。

  探索建立“一卡通”避险救援制度。应急救援方面,企业根据员工岗位职责,为每位员工配备一张应急救援处置卡,明确标识事故处置程序措施以及报告求救方式等事项,实现“一卡在手,安全我有”。防汛备汛方面,区防汛办对70户重点转移对象逐一制作粘贴“明白卡”,在6处地灾点设置警示牌,明确监测责任人、联系电话、避灾信号、疏散路线等内容。

  摘自(看丰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