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2101-0300-2017-00027
    • 备注/文号:泉丰政综〔2017〕6号
    • 发布机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17-01-16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丰泽区“十三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的通知
    时间:2017-01-17 16:36

     

    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各园区管委会:

    《丰泽区“十三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丰泽区人民政府

                                              2017 116

        (此件主动公开)

    丰泽区“十三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福建省地震局“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泉州市“十三五”防震减灾专项规划》及《丰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制定。主要阐明未来五年丰泽区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是指导丰泽区“十三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推动丰泽区防震减灾能力建设,促进丰泽区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地震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区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好发展,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主要体现在:

    1.强化了地震信息网络建设,地震监测能力得到增强。在省、市地震局专家的支持下,完成宝山小学数字化地下流体前兆监测台站的建设工作,开展地下流体前兆观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年度地震趋势报告;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台站建设,使我区初步具备地震烈度信息速报能力;充分发挥“泉州市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丰泽终端”和“泉州市防震减灾远程视频会商系统丰泽区域节点”的作用。不断提高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应用水平;加强3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方面的重要作用。

    2.进一步健全了完善震灾应急救援体系,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得到提升。根据新修订的国家、省、市《地震应急预案》,2014年重新修订完成《丰泽区地震应急预案》(泉丰政办综〔201417号)。组织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和各行业开展新一轮的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保证了新修订完成的预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动态管理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街道防震减灾助理员等“三网一员”网络,地震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托区消防大队组建了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并开展了以模拟我区发生7.0级地震为背景的区级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迅速集结,联合卫生医疗组、建筑结构专家和社区志愿队赶往灾区开展救援工作,锻炼了我区应对地震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组建丰泽社区、东美社区两支地震应急志愿队队伍,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加快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十二五”期间,共建设9处Ⅲ类、6处普通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大大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了地震科普宣传力度,市民防震避震意识得到提高。依托国家级基地“泉州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教育丰泽基地”积极开展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每年有近万名中小学生在基地接受了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在每年“科技·人才活动周”及“ 5.12 防震减灾宣传周、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推动防震减灾知识进社区、进学校和进企业宣传;组织我区学校开展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泉州九中和丰泽实验小学荣获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活动,丰泽社区荣获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营造以社区为主体、家庭广泛参与、居民普遍关注的防震减灾良好社会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我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不足、城乡抗震设防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震避震意识和能力需要强化提高、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尚需完善等问题和不足。

    (三)面临形势

    1.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2.当前震情形势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更高需求。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毗邻台湾强烈地震带,长乐—诏安地震活动断裂带与多条由北至西断层交汇于泉州湾,地震地质背景复杂,历史上曾发生过十余次中强地震,特别是1604年泉州海外的8级大地震,当时的泉州、兴化两府遭受严重破坏。近年来,泉州及周边地区曾发生多次有感地震,如 2011124惠安海域2.9级地震、20138月—10月莆田仙游连续发生4.5级、5.0级、4.6级地震。与此同时,台湾强烈地震时常波及我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泉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1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在新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中,丰泽区位于地震烈度7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 ,据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大陆周边的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大陆内部的应力积累在增强,仍处于地震相对活跃期。所以,作为泉州城市核心区的我区防震减灾工作任重道远。

    3.社会和民众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对服务型政府的政治要求。随着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逐年加快,物质丰富、信息发达、社会安定,已成为公众习惯的生活状态,公众对政府快速高效应对地震灾害有很强的期望,对防震减灾知识科学普及宣传有强烈需求,参与应急演练、参与志愿者工作、组织民间救援团体等防震减灾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坚持走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相融合的发展道路,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服务,提高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强化地震安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立足防大震抗大灾,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我区的综合防震减灾水平,为“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的攻坚期,建设“创新活力、时尚都会、品质人居、和谐幸福”的美丽丰泽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融合发展原则。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促使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协调推进。

    2.坚持目标导向原则。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政府、社会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地震安全需求。

    3.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地震灾害监测预警、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作为重点,坚持“防、抗、救”相结合,综合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落实。

    4.坚持统筹协调原则。注重防震减灾工作的差别和特点,统筹部门、区域协调发展,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规范、标准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2020年,全区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地震监测、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体系成效显著,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富有活力,公共服务体系优质高效,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基本完成,全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基本适应丰泽区公共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1.地震监测预警方面:升级改造现有的数字化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站仪器设备,并对传输数据进行升级工作,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管理的实时化、网络化,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性,为我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连续、可靠的数据服务;建设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体系,建立社会公众地震预警机制,根据省、市地震局的部署和要求,力争2017年实现为民众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2.地震灾害预防方面: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9308-2015,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有效增强建设抗震设防能力;依法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事中事后监管;升级改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品创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示范社区、学校、企业创建活动,力争至少再创建1个示范社区、企业,示范学校数量创新高。

        3.地震应急救援方面:建立健全预案体系建设,开展新一轮地震应急预案编修工作;建立“分级负责、相互协同”的抗震救灾机制,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建设,强化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能,拥有完善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立体监控系统;积极推进各级应急演练,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应急演练;推进救援队、现场应急队能力建设,提升队伍自身保障能力,基本形成应对6.0级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提升地震应急响应、灾情获取、灾害评估及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打造地震救援志愿者队品牌,力争打造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志愿者队伍;继续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完成必要的避险救助、救生设施建设建设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地震灾区在6小时内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

    1.进一步升级完善前兆观测台站。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加强学习地震前兆分析技术,及时掌握前兆信息,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进一步升级完善“泉州市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丰泽终端”,发挥好其功能和效用。

    2.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信息共享与推送系统,建立相应的运行维护保障技术系统,进一步提升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技术系统的可靠性、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提升地震灾害预防能力

    1.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做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的宣贯工作,推进新一代区划图与各有关行业的衔接;贯彻落实中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要求,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的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完善“三网一员”队伍,推进防震减灾公益事业向社区延伸等。

    2.加快实施石结构房屋改造。按照《丰泽区加快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工作计划》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实施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争取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同时,注重传统石结构房屋保护修缮,探索拆除后石材的科学利用。

    3.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的意识和能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科普作品的创作。创新宣传方式、开拓宣传途径,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开展普及地震预警及其信息利用专项科普宣传;做好重点时段的防震减灾知识集中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开设防震减灾培训课程。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开设防震减灾科普课堂。  

    4.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利用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小学校等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或科普展馆(展厅);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1.加强地震应急准备体系建设。推进预案体系建设,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制定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大活动专项预案。根据确定的年度地震危险区开展针对性的应急准备;建立全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定切实可行的调集方案,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开展应急检查,应急演练常态化、规模化,加大应急宣传力度,切实提升全区地震应急准备能力。

    2.完善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职能,做到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推进成员单位编制或修订预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职责,并适时组织演练;建立健全地震灾害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制定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和灾害评估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

    3.稳步推进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地震救援队联动机制,增强救援队的协同救援水平,使其具备跨区救援机动能力;建成装备配置齐全、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反应迅速、机动性强、装备精良、技术全面的全能型救援队伍,具备应对各类灾害的综合应急处置能力, 基本形成应对发生6.0级地震救援能力;将救援装备建设、训练演练和训练基地建设等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4.完善地震现场应急队体系建设。依托市地震部门组建我区地震现场应急队,配置现场工作装备,加强现场业务培训,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力争基本形成应对发生6.0级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探索地震现场应急队与灾害紧急救援队协同救援相关工作机制、出台相关制度。

    5.推进地震救援志愿者队伍体系建设。健全地震救援志愿者第一响应人培训机制,引导地震救援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各项活动,配合做好全省地震救援志愿者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推进社会参与地震志愿服务。

    6.继续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制度,将运行、维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启动和居民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四、重点项目

    (一)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信息系统 

    建设完善丰泽区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实现与省、市系统联网,提高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系统的时效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开展地震预警示范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

    (二)地震前兆台网升级改造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前兆台站的仪器设备升级改造。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数据采样率,实现数据显示实时化、传输网络化、分析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地震监测和管理水平。

    (三)宏观观测网络建设 

    加强我区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建设和管理,健全机制,加强管理,提升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其在地震监测中的辅助决策作用。“十三五”期间,做好宏观观测点的重新确认,加强宏观观测人员培训。加强宏观观测点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探索宏观观测网点、宏观观测员的动态管理模式,并试点观测员聘任制管理、年度考核。

    (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及我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要求》地方标准,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中条件较好的进行维护、升级改造,完善避难场所功能。同时,按照科学、规范、平灾结合、多灾种综合防御的要求,地震、住建、规划、市政、教育等部门相互配合,结合我区实际充分将我区现有广场、绿地、公园、空地等场地,改造建设为能够发挥应急避难作用的场所

    (五)地震现场应急能力建设 

    强化地震现场工作队伍,依托市地震部门组建我区地震现场应急队,配置现场工作装备,加强现场业务培训,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探索地震现场应急队与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协同救援相关工作机制。“十三五”期间,区地震现场应急队基本形成应对发生6.0级地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六)地震应急演练 

    加大地震应急演练力度,提高全民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十三五”期间,力争每年组织12场地震应急演练。

    (七)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加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行业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加队伍数量,强化人员培训,落实装备维护经费确保正常使用,落实并逐步提高救援队伍培训经费。建立救援队快速投运机制,使之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十三五”期间,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按标准完成救援装备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机动、携行、指挥和通讯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力量建设,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逐步建立起社会应急救援网络系统,进一步发挥社区志愿者在救援行动中就近、及时的作用。 

    (八)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地震科普展馆)建设

    升级改造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或地震科普展馆,实现展览内容的数字化、多媒体化,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宣传覆盖面。采用最新技术及设备,通过丰富的展陈形式,提高娱乐性和互动性,丰富群众的参观体验,做到寓教于乐,使教育基地更好的面向社会,面向观众,更加有效的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九)防震减灾示范点建设 

    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示范企业、示范工程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力争每年有新进展、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再创建1个以上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推进示范企业、科普示范学校创建。

    (十)市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工程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科普作品的创作;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以及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新闻客户端和短信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开展石结构等危旧房改造宣传;促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常态化,利用好“5.12” 防震减灾宣传周、科技活动周、“7.28”唐山地震纪念日以及国内外大地震发生等重要时段,地震、宣传、教育、科技、民政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开展集中强化宣传,开展普及地震预警及其信息利用专项科普宣传,使民众掌握利用紧急地震信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知识。

    (十一)石结构房屋改造

    坚持拆除重建与修缮加固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除拆除重建外,注重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特色建筑等,修旧如旧,注重保护整体空间形态和环境,体现传统闽南风貌特色。对石结构房屋拆除后的石材加以保护利用,做到物尽其能。按照《丰泽区加快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五年工作计划》要求,加快实施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争取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石结构房屋改造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任务、细化方案,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规划实施。建立规划实施协调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组织协调和指导,务求规划任务和项目落地。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规划的实施责任与任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二)完善投入机制

    作为公益性防灾事业,为社会和民众提供防震减灾服务,既要建立健全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体的防震减灾事业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和预算体制,保证防震减灾工作的正常开展,也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和民众参与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法规约束与政策激励有机结合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更多更好地向防震减灾聚集。

    (三)加强监督评价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量化评估体系,对主要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在规划实施阶段,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督查,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研究解决对策,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四)加强防震减灾队伍建设

    要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高地震工作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群测群防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加强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建设,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向街道进一步延伸,为规划圆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